长安景区镇导视的设计元素汲取了“水”“花”“徽派建筑”的创意设计元素,体现长安镇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。 长安镇依水而筑,因水而兴,拥有独特的运河体系文化,三条古运河交汇于长安,素有“水陆要冲”之称,千载繁华从长安流过,长安也因此有着闻名世界的观潮文化。
六安市清水河学校位于六安市金安区,六安,别称“皋城”,六安是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,依山襟淮,承东接西,素有“白鹅王国、羽绒之都”美誉。学校西悠淠河,淠河是闻名世界的淠史杭工程的一部分。淠河古称比水,是淮河右岸的主要支流之一。
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,是深入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,要着眼于凝聚群众、引导群众,以文化人、成风化俗,调动各方力量,整合各种资源,创新方式方法,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,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。
环境虽不能决定一切,但是在一定基础上却能够阻碍或者促进人类的行为。教育家卢梭曾说:“自然环境是儿童最好的老师,在校园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环境所带来的知识收获”;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对学校景观环境有着深刻的研究,明确指出儿童所处的成长环境会影响他们的心理以及社会行为。
校园心灵空间营造随着日益递增的心理问题逐渐受到学校的重视,但由于色彩心理学以及设计学理论知识储备不足,我国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尚不够专业,无法从学生的角度去帮助他们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。在校园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中,除了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的配置外,空间设计中的视觉呈现、色彩问题更是不可忽视。其中,色彩问题所包含的认知历程、重要性、如何应用皆是建立在色彩心理学的基础之上,对校园空间设计有着指导性的作用,是我们空间营造从业者应当重视的发展性议题。
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 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 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”
礼之用,和为贵。“和”是中国人的文化血脉,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,是不同事物对立统一而达到的平衡协调状态。“和”是尊重自然规律、教育规律的体现,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。
学生,就像一朵朵荷花,老师,就像一根根莲藕,学校,就是那一亩荷塘。 荷塘月下,水清风正,正是佳“藕”育新“荷”。
葑谊社区自2004年10月由行政村合并组建而成,位于娄葑街道东南部,东依金鸡湖,南邻独墅湖隧道,西临东环路,北靠苏沪机场路。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之前,葑谊社区的种植业以油粮、蔬菜为主,家庭副业以编织蒲包、茭叶包、草鞋、蓑衣、凉席为主。从70年代发展乡村办企业,到90年代有3个村集体办企业20多个,涉及电子、纺织、人革等领域。
海宁市硖石中学,前身是1970年创办的硖石镇五·七中学,1972年更名为硖石镇第二中学,1978年硖石镇第三中学并入硖石镇第二中学,1979年春改名为海宁县硖石中学,1984年海宁撤县建市后更名为海宁市硖石中学,1999年易地搬迁至风景秀丽的东山西麓并改名为海宁市实验初级中学,2012年9月重新更名为海宁市硖石中学,学校位于钱塘江北岸观潮胜地、皮衣之都之称的浙江省海宁市,是一所有四十余年办学历史的名校。
校园雕塑作为校园环境的一部分,除了必须具备美的造型、色彩,还需要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内涵,积淀学校精神文化底蕴,承载积极的教育寓意。雕塑设计不仅要注重各种文化元素表现、知识解读,同时也要从学生角度出发,让雕塑形态本身散发出更多的趣味性,激发学生兴趣,探索自然、科学、历史。
一个好的校徽设计,不仅仅只是一个形状。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象征性,一方面遵循着形式美的规律,另一方面还承担着传播教育信息的功能。那么,在“一校一品”特色化教育浪潮中,贵校的标志如何脱颖而出呢?首先要求校徽要有清晰、夺目、易于识别的艺术特征,以简约而有内涵的设计形式,使人一目了然,极大增强了学校品牌的识别性,更好地传递出学校教育理念。